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2726.00km^2 人口:4000.00万人
星星峡镇隶属哈密市,地处新疆最东部,有新疆东大门之称,与甘肃省的安西县、敦煌市接壤,距哈密市200公里,辖区面积2726平方公里,有三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268人,镇民人均收入已达6000元。 星星峡曾于1956年设镇,1959年撤镇,又于199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建镇,本届政府为恢复建镇后的第二届政府、党委,政府、人大、纪检、武装部机构齐全,人员编制到位,驻镇单位14个,个体业主56户,主要是采矿业、餐饮业、服务业、汽车修理业等。 星星峡具有良好的地理、交通、通讯优势,兰新铁路、312国道、亚欧光缆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距兰新铁路直线60公里,距敦煌火车站80公里,312国道穿镇而过,往东经敦煌、酒泉、玉门、嘉峪关幅射全国,往西经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连接天山南北。 优势资源 星星峡镇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76种,主要有金、铜、铁、镍、锰、钨、石材等,石材的主要品种有星星兰,天山兰、双井红、白芝麻、黑冰花、紫星云等。石材质量普遍优于内地石材,色泽美观,储量大,是建筑饰面的最佳石料。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星星峡镇经济的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星星峡光热资源充沛,年日照量3575小时/年,又称“日光峡”,由于光照充沛,吸引日本国投资1100万元的光伏电站已交付使用,政府投资50万元兴建的星星峡供水厂为过往的旅客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饮用的净化水。 特色旅游资源 星星峡镇座落在丝绸之路名城敦煌、吐鲁番中间,它像镶嵌在群山环抱中的一颗明珠,这里有古驿站、关帝庙、盖斯墓遗址、碉堡,有陈云代表党中央到星星峡迎接李先念率领红西路军进疆会合地纪念碑,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参观、考察,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前来拍摄、采访,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势在必行,我们计划投资200万元修建红西路军进疆纪念馆,此项目地区发改委已立项上报,我们欢迎有识之士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加盟开发“红色旅游”。.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1162.48km^2 人口:2.00万人
大河镇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北部,南距县城15公里。东接县良种场、兵团红山农场、奎苏镇,西接大红柳峡乡,南接兵团红星一场,北接八墙子牧场、三塘湖乡。地理位置为北纬43404347,东经92589313。该镇属于温带大陆气候。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8598.00km^2 人口:1.00万人
淖毛湖位于哈密地区伊吾县北部73公里处,距中蒙边境50公里,区域面积8598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有宜农可耕土地18万亩,现有耕地面积4万多亩。 淖毛湖是典型的水积盆地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年≥0摄氏度积温为4592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得益于天山纯净雪水的浇灌和无任何工业污染,使这片净土上出产的哈密瓜名扬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 淖毛湖是目前全疆最大的晚瓜生产基地,晚瓜种植面积3万亩。“淖毛湖”牌哈密瓜在2000年度被中国农业发展促进工程组委会评定为“中国农业精品”。“淖毛湖”牌商标已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并取得无公害绿色认证。淖毛湖哈密瓜有耐贮运,含糖量高,口感适宜,外形美观等特点,每年八至十月份大批量上市,恰逢中秋佳节和“十一”国庆节,具有广阔的市场。 淖毛湖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金、石油、码瑙、毛矾石、膨润土等,其中煤、铁、石油正被开采利用;还生长着46万亩的原始天然胡杨林,景观奇特;还有全疆最大的木化石(硅化木)群给世人增添了无限神秘。 淖毛湖是全疆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是全县重点发展的经济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淖毛湖晚熟哈密瓜产业化经营,生态工程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都迅速发展。 淖毛湖这片急待全面开发的宝地,热忱期望有识之士前来惠顾。我们的原则是“你发财,我发展”互惠互利共同受益。. 4月,淖毛湖镇入选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4年7月,淖毛湖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8月,农业部认定淖毛湖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哈密瓜)。 伊吾胡杨林生态园景区 导游原始胡杨林位于距淖毛湖镇区东10公里处,占地面积47万亩。胡杨,又叫梧桐树,因为一棵树上最多可长出五、六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叶子,所以还叫异叶树,胡杨、红柳、梭梭并成为西北地区的三大天……详情>>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440.00km^2 人口:2900.00万人
哈密市雅满苏镇位于哈密市以东170公里处,西与大泉湾乡相邻,南与巴州若羌为界,东偏南与甘肃敦煌市相壤,东与星星峡尾亚车站为界,北与沁城乡相邻,总面积4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878人,外来民工约1200人,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7个民族。 1984年建镇,雅满苏矿成立于1958年,镇区基础设施由雅满苏矿业公司负责,镇区90%以上居民是矿业公司职工,2004年雅满苏矿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951万元,完成利润400万元。 雅满苏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钢,镍、铁,锰等资源,周边有大明公司的天湖铁矿、海通公司的M1033铁矿、阿拉塔克铁矿,盐业公司的盐场等矿点。 2004年雅满苏镇获哈密市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并顺利通过哈密市三级精神文明单位的复审。 ".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4.20km^2 人口:0.00万人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伊吾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伊吾镇位于县城中心,坐落在伊吾河畔,四周群山环抱,由两条东西走向的主干大街和若干小巷组成,西高东低,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442.40km^2 人口:1.60万人
哈密市辖乡。1958年成立陶家宫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区以东,距市区10公里。面积442.4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汉、维吾尔、回等民族,其中汉族占49.2%。312国道东西穿乡而过。辖泉水地、陶家宫、新庄子、黄宫、马场、荞麦庄子、上庄子、新记、喀尔苏、牙吾龙、新建、沙枣园12个村委会。地下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古老的农业区。乡镇企业有制砖、面粉加工、副食品加工等企业。清光绪初年,张曜在哈密屯田兴修水利,当时建的石城子大水渠遗址尚存。.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14.88km^2 人口:1.55万人
巴里坤镇于1950年建置为区域人民政府,1956年撤区,改建为城镇人民政府;1961年改建为城镇人民公社,辖1个农业生产大队,1个牧场,3个居委会。1975年农业大队和牧场划归花园,建置为巴里坤镇至今。 巴里坤镇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内,南依天山东端(俗称巴里坤山),北连巴里坤草原,东与石仁子乡毗邻,西与花园乡相接,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1 公里,总面积为14.88平方公里,年日照时数3215小时,年平均气温1摄氏度,平均海拔1680米,是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5年,全镇总人口15500人,常住人口12396人,常住户4557户。有汉族、哈萨克族、维族、回族、蒙古族、满族8个民族,其中汉族9325人,哈萨克族2685人,维吾尔族111人,回族61人,蒙古族197人,藏族1人,满族14人。镇区有7个居委会,6个站所(财政所、武装部、电教站、计生办、社保所、派出所),1个建筑队,1所清真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人(汉族11人,蒙古族1人,哈萨克族2人,维吾尔族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人,均为汉族。1所卫生院(下设2个医疗点),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人,其中民族人员数5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2人。 2005年底,巴里坤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686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9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856人(其中在职5750人,退休2106人),参加工商保险5725人,生育保险4410人。 巴里坤镇通过牵线搭桥、政策引导、典型教育等多种途径向外输出务工人员1800余人次,其中向奎屯货站、哈密红星二场等用人单位输送300名的待业、失业人员,实现短、中、长期就业,镇区居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能力有所增强。 ".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巴里坤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2300.00km^2 人口:4000.00万人
博尔羌吉镇以其南部的博尔羌吉山取名,意为“灰色的乱山”。于2003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由巴里坤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博尔羌吉镇距县城43公里,位于巴里坤湖西北地带,南至巴里坤湖南岸,博尔羌吉山北麓和赛克拜森山及其以东的连绵丘陵南麓。镇区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人口4000余人。镇政府设在化工区,镇区下辖两个居委会,镜儿泉居委会,人口约3000人;二红山居委会,人口1000余人。有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4个民族。其中汉族3700余人,哈族250余人。城镇人口206户,491人,其余是流动人口。 年均日照时数3211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613.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04天,年降水量211毫米,蒸发量1638毫米,年平均气温-18℃—17.1℃,最高气温在7-8月份,昼夜温差为28.8℃—2.8℃。 矿产资源主要有芒硝、煤等资源,其中:煤储量约为4.9亿吨,芒硝储量4920万吨。化工产品有:硫化碱、芒硝、对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甲醚等,硫化碱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5,是全国三大硫化碱生产基地之一。 镇区现有小学 1所,(位于矿区),在校学生人数19人,其中民族学生10人,各类教师12人。 镇区现有医疗卫生所2个。 截至2005年9月30日镇区育龄妇女人数247 人,综合节育率94.33%,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10390.00km^2 人口:3000.00万人
七角井镇位于天山山脉东段马尔塔拉山南侧。总面积10390.9平方千米,总人口2309人。 镇政府距市区210千米。北与昌吉州木垒县,巴里坤县相邻,西邻吐鲁番市鄯善县,南接哈密市五堡乡。东连哈密市柳树沟乡,三道岭矿区。 “兰新铁路”,“兰新公路”穿镇而过。七角井常年干燥,是新疆乃至全国蒸发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疆著名的“百里风区”,十三间房平均风速达9.2米/秒,为新疆之最。.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新疆面积:4645.63km^2 人口:0.00万人
“奎苏”系蒙古语“克斯陶勒盖”,意为“腹脐”,因奎苏村西部的低山丘位于巴里坤山和莫钦乌拉山之间而得名。民国时期,这里属永丰乡所辖。新中国建立初期隶属东区,1953年建置为奎苏区。1956年撤区建乡,奎苏乡,辖4个高级社。1958年底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自治区农垦厅以奎苏公社为基础,建立了奎苏农垦总场。1962年初,撤农垦总场,恢复奎苏公社建置。 “文革”中更名为东风公社。1980年恢复奎苏公社称谓。1985年初建置为奎苏乡。2001年10月撤乡建镇,为奎苏镇。 奎苏镇位于巴里坤县东部,东连伊吾军马场、红星一牧场、伊吾县,南以巴里坤山与哈密市为界,西邻红山农场、良种场、大河镇、三塘湖乡,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2005年全镇行政区划面积4645.63平方公里。政府驻地距县城34公里。海拔1824米。2005年全镇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3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626户13630人。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6个民族。农业人口2500户,11112人。人口出生率 8.15‰,自然增长率4.21‰。 全镇耕地面积16万亩,年播种面积6万亩左右,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 3.3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0.04万亩,马薯类播种面积0.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2.7万亩。主要特产有“金土豆”、“力坤”牌羊肉等。主要的矿产资源:煤、黄金等;野生动植物资源:马鹿、雪豹、野猪、盘羊、岩羊、雪鸡、天山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梭梭、毛芦苇等。旅游景点有南湾古墓群、水泉沟、乌沟。 年均气温0℃,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零下41℃。平均无霜期98天,年降水量205毫米至210毫米之间,年蒸发量1621.7毫米。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59.16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2259.18万元,同比增长26%; 牧业产值1462.49万元,同比下降3.7%;第二、三产业产值5088.39万元,同比增长3.4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31.2万公斤,油料3.6万公斤。年末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年畜牧产品产量:肉类总产1416.86吨,羊毛61吨,羊绒3.6吨,牛奶60吨,禽蛋5吨。年内完成农田防护林315亩,退耕还林1500亩。. 2014年7月,奎苏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7月,农业部认定奎苏镇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奎苏“金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