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则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乡村振兴类广告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为农产品品牌、旅游资源、基础建设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更能引导公众关注乡村振兴的长足发展与实际价值。通过浅析乡村振兴板块的各类广告,包括公益广告、品牌广告、官微推广等传统广告形式,还有直播助农、乡土类短视频、团购社群等新兴模式,发现前者部分存在着宏观感过强、主题吸引力不足、单一地注重乡村振兴物质性的问题,后者也有大量使用低级趣味、夸张丑化、虚假宣传的不良情况。
从小范围来说,此类广告会面临石沉大海或在流量狂欢后渐趋暗淡的后果;从长远价值来看,它们会拉长乡土与我们的实际距离,磨灭我们对乡村作为美好栖息之地的情怀。《乡土中国》中有言,中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光荣的历史”,故而,横行于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各类广告有责任挽回乡土应有的升华,需唤醒我们对乡村自由与纯朴、深沉与博大的记忆,在此过程中还需完成价值链传递的良性循环,且以人文关怀的力量追求乡村产业的价值与理念消费。
以下提出与乡村振兴广告相关的思考与建议。首先,在宣传乡村振兴的公益广告中,还应注重小人物的心路历程与真实记录,以大加小、大格局加微内容的形式,在人与人或人与物的情感共鸣中展现当代乡村的发展和困境。比如B站知名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就以坚韧乐观的普通人物,引发了大家以乡土情怀洗涤心灵的思考;再如UP主“高级灵魂张斯瑞”,以英腔英语搭配自摄的乡村实际故事,用乡村贵族式的诙谐视频让年轻人主动关注乡村的真实生活。再者,文旅广告应注重特色主题乡村的集群宣传,如山东五家疃村依据采石坑打造的“石窝剧场”,福建屏南依据废弃老墙建造的“水田书店”,新疆英吉沙县有关四项国家级非遗的“丝路古镇”等。这些都是依托原有自然环境,挖掘乡土记忆,对话现代与传统,兼具现实生活需求与文旅艺术感的新乡村风貌,可接力新中式的风潮,传递乡村振兴的精神文化价值。最后,新媒体广告中,直播助农可以利用乡村风貌来移步换景,营造质朴亦热闹的烟火感,通过地域化、方言化的弹幕互动形成群体归属感,而非只待在直播间以请求的态度引流带货,而非以消费主义和道德绑架丢失乡土应有的味道;社群及平台广告可将老字号的年轻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打造各类直观的产品矩阵,既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及购买,也便于缓解乡村品牌自身知名度不足的问题,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在集中性流量洪流褪去和数字时代营销同质化的当下,乡村振兴类广告更应强调差异化与细分化价值,精准定位不同公众的利益诉求,把握不同平台的风格需求,促进广告的吸引力与有效转化率。除了深入挖掘产业力量与文化故事,也应赋予其新兴的互动技术与艺术美学,不断优化广告的内容质量与创作形式,并进行长期跟踪与分析,在各类用户的反馈中不断改进,将人文关怀同样落实于持续性的事件或话题公关中。
乡村振兴之路是潜力无限的,各类广告应以专业力量赋能,也要以人文关怀助力,形成良好的广告生态。二者不会裹挟拉扯,而是互促共赢,在你唱我和的双向奔赴中,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描绘充满美丽愿景与实干创新的乡村振兴蓝图。(张兴)